中医看来,中药分为三品,也就是三个等级。上品之药,是有效,无任何毒副作用;中品之药是有效,少量副作用。下品之药是有效果,但有也毒副作用。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;而上医用药,则是用上品之药来调理人体,使之能够阴平阳秘,五脏生理功能正常,升降有序。而上药=上品之药食同源。即所谓的五谷杂粮和蔬果等等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认为五谷即“粳米、小豆、麦、大豆、黄黍”,而后便是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谷类有33种,豆类有14种,总共47种之多。
早在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中就提出了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,气味合而服之,以补精益气”的饮食调养的原则,同时也说明了五谷杂粮在饮食中的主导地位。
历代医家们亦认为五谷能养五脏之真气。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通过了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第一条就是“食物多样,谷类为主”。
现代人长期以细粮为主食,很容易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。而粗粮含有多种营养,膳食纤维及丰富的微量元素,对人体有很多益处。但其实,五谷杂粮的食用也是很有学问的。
|